楊東晨 楊瑾妃
2013年11月26日,習(xí) 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一個國家,一個民族的強盛,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,中華民族偉大復(fù)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(fā)展繁榮為條件?!雹儆种赋觯骸皩崿F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(fù)興,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。”②“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(fù)興的中國夢而奮斗。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(fù)興的中國夢,就是要實現(xiàn)國家富強、民族振興、人民幸福,即深深體現(xiàn)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,也深深反映了中國人自古以來不懈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(tǒng)?!雹鬯谝暡礻兾骱?,語重心長地指出:“陜西作為中華民族和華夏文化的重要發(fā)祥地之一,有藍田猿人、半坡遺址、軒轅黃帝陵等遠古歷史,有秦、漢、唐等十多個政權(quán)上下千年的建都史,有中國共 產(chǎn)黨領(lǐng)導(dǎo)的以延安為中心的偉大革命史,文化積淀十分深厚。黃帝陵、兵馬俑、延安寶塔、秦嶺、華山等,是中華文明、中國革命、中華地理的精神標識和自然標識?!雹芨顕梭@喜的是,西安市“藍田上陳遺址相關(guān)項目,入選‘2018年度中國科學(xué)十大進展’,將人類生活在黃土高原的歷史推前至距今212萬年?!雹萘?xí) 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講話,對陜西和全國人民都是精準教育和巨大鼓舞,激勵著我們?yōu)閷崿F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的復(fù)興夢而奮斗!“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。70年砥礪奮進,無論是在中華民族歷史上,還是在世界歷史上,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。”⑥在此振奮人心形勢下,舉辦“華胥夢與中國夢高峰論壇”就顯得更為重要和適時。現(xiàn)將我們向“論壇”提供的文章陳述如下,以與大家相交流。
一、道家記載和描繪的華胥國
從事傳說時代人物研究的學(xué)者,都有越古的人物,往往記載其的書籍則越晚的感覺。最早的華胥氏之載,是戰(zhàn)國時代人物的著作(托名者更晚)才有記載的。
1、道家創(chuàng)始人老子
談莊子思想,就得先談老子。關(guān)于老子的生平和事跡,需要專文論述,我們只能以《辭海》所綜合之辭,作以簡述。釋曰:“老子,相傳春秋時思想家,道家的創(chuàng)始人。一說即老聃,姓李名耳,字伯陽,楚國苦縣(今河南鹿邑縣東)厲鄉(xiāng)曲仁里人。做過周朝‘守藏室之史’(管理藏書的史官。孔子曾向他問禮,后退隱,著《老子》。一說老子即太史儋,或老萊子?!独献印芬粫欠駷槔献铀鳎瑲v來有爭論。《老子》書中用‘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’的觀點,認為‘道’是夫莫之命(命令)而常自然的,所以說‘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’?!馈梢越忉尀榭陀^自然規(guī)律,同時又有著‘獨立不改,周行而不殆’的永恒絕 對的本體的意義?!独献印窌邪ㄖ承闼剞q證法因素。他提出‘反者道之動’的命題,猜測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兩面的對立;并意識到對立面的轉(zhuǎn)化”?!袄献訉W(xué)說對中國哲學(xué)的發(fā)展有很大影響,后來唯物、唯心兩派都從不同的角度吸收了他的思想。其內(nèi)容主要見《老子》一書?!庇轴專骸啊独献印罚瑫?。亦稱《道德經(jīng)》、《老子五千文》。道家的主要經(jīng)典?!薄霸摃赡芫幎ㄓ趹?zhàn)國初期,基本上仍保留了老子本人的思想。”老子被后世形成的道教尊奉為始祖。
2、繼承和發(fā)展老子學(xué)說的莊子
莊子的事跡,同老子一樣豐富?!掇o海》云:“莊子(約前369—前286),戰(zhàn)國時哲學(xué)家。名周,宋國蒙(今河南商丘東北)人,做過蒙地方的漆園吏。家貧,曾借粟于藍河侯(官名),但拒絕了楚威王的厚幣禮聘。他繼承和發(fā)展老子‘道法自然’的觀點,認為‘道’是無限的?!员咀愿?、‘無所不在’的,強調(diào)事物的自生自化,否認有神的主宰。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因素。但他認為‘道’是‘先天地生’的,從‘道未始有封’(即‘道’是無 界限差別的),達到‘萬物皆一也’(即萬物也應(yīng)該是齊一的,無差別的)的見解。他看到一切都處在‘無動而不變,無時而不移’中,卻忽視了事物質(zhì)的穩(wěn)定性和差別性”?!爸鲝堼R物我,齊是非,齊大小、齊生死、齊貴賤,幻想一種‘天地與我并生,萬物與我為一’的主觀精神境界,安時處順,逍遙自得,倒向了相對主義和宿命論。”其著作《莊子》,亦稱《南華經(jīng)》,是道家經(jīng)典之一。原有52篇,保留下來的只有32篇?!掇o?!丰專骸肚f子》的文章“汪洋恣肆,并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,想象豐富。在哲學(xué)、文學(xué)上都有較高認識”。
3、道家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
在我國歷史上,最初的含義是指“道”教化“眾生的各種理論學(xué)說和實踐方法,諸子百家都曾以‘道’來稱呼自己的理論和方法。儒家、墨家、道家、陰陽家及佛教等,都曾自命或被認作是道教”。⑦道與東漢后期興起的“道教”含義不同。后者是“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(chǔ)上,沿襲方仙道、黃老道的某些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漸形成,以‘道’為最高信仰,相信人通過某種實踐經(jīng)過一定修煉有可能長生不死、成為神仙的中國本民族的傳統(tǒng)宗教。道教尊老子為教主,奉老子的著作《道德經(jīng)》為主要經(jīng)典,并對其進行了宗教性的闡釋?!?/span>⑧莊子“安時處世、逍遙自得”思想,對道教信徒也是一種心理安慰和修道方法。這也就是說,所謂道家,是我國古代的一個思想流派,以老聃(老子)和莊周(莊子)為代表。所謂道教,即我國主要宗教之一,創(chuàng)立于東漢時期。道教的廟宇,一般稱為“觀”。
4、莊周對華胥國的描述
莊子的文章,氣勢磅礴,縱橫恣肆。思想深遂宏闊,哲理涵蓋古今。寓言想象奇異,含義深刻豐富。從風(fēng)格而論,看破風(fēng)塵,嘻笑怒罵,無拘無束,不求功名利祿,淡視生死榮辱?!肚f子》外篇《胠篋》云:“子獨不知至德世乎?昔者容成氏、大庭氏、伯皇氏、中央氏、栗陸氏、驪畜氏、軒轅氏、赫胥氏、尊盧氏、祝融氏、伏羲氏、神農(nóng)氏,當是時也,民結(jié)繩而用之,甘其食,美其服,樂其俗,安其居,鄰國相望,雞狗之音相聞,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。若此之時,則至治已?!弊g為今日語,就是莊子說:“你不知道德行最盛的時代嗎?在以前容成氏、大庭氏、伯皇氏、中央氏、栗陸氏、驪畜氏、軒轅氏、赫胥氏、尊盧氏、祝融氏、伏羲氏、神農(nóng)氏的時代,人民用結(jié)繩的方法記事。飲食是美味的,衣服是漂亮美觀的,風(fēng)俗習(xí)慣是快樂的,居住的條件舒適,相鄰的國家互相可以看見,雞和犬的叫聲都能夠聽到,但是百性直到老死都不互相來往。這樣的時代,是真正的太平時代?!?/span>⑨不言而喻,這是莊子“安時處順,逍遙自得”思想的真實流露。我們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,莊子將夏朝以前的傳說人物,還沒有時空概念,不分時代、不分先后地羅列在一起。外篇的《馬蹄篇》又進一步曰:“夫赫胥之時。民居不知所為,行不知所之,含哺而熙,鼓腹而游,民能以此矣。”以今日語就是說,“在上古赫胥氏帝王的時代,人民安居但不知該做些什么,悠閑的游行不知道要到哪里去,嘴里含著食物嬉戲玩耍,挺腹疊腹的遨游,人民能做的事情只有這些?!?/span>⑩這里記述華胥氏的事跡較少,相當于母系氏族公社或部落晚期的一些生活情景。
5、列御寇對黃帝夢見之華胥國的記載
列子是尊稱,名字為列御寇(今河南新鄭人),生卒年失載,為戰(zhàn)國時代人。相傳《列子》一書,為其所撰,以道家人士而著 名?!稘h書·藝文志》著錄的《列子》8篇,早已失傳。今存世的《列子》一書,一般認為可能是晉代(266—316)人的著作。其內(nèi)容多為民間故事、寓言及神話傳說。注釋本《列子》,系晉代人張湛所注解。唐玄天寶元年(742),詔告《列子》為《沖虛真經(jīng)》,成為道教的經(jīng)典書之一。《列子·黃帝》篇曰:“華胥之國在弇州之北(今甘肅天水南),臺州(一說指浙江臨??h,一說在天水南,應(yīng)以后說為是)之南,不知斯(距)齊國(都城在今山東淄博市舊臨淄)幾千萬里,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,神游而已。其國無帥(師長),自然而已;其民無嗜欲,自然而已。不知樂生,不知惡死,故無夭殤;不知親已,不知疏物,故無愛憎;不知背逆,不知向順,故無利害。都無所愛惜,都無所畏忌。入水不溺,入火不熱,所撻無傷痛,指擿無痛癢,乘空如履實,寢虛若處床,云霧不硋(礙)其視,雷霆不亂其聽,美惡不滑其心,山谷不躓其步,神行而異?!边@仍是道家想象中的自由自在的平等國家。
二、華胥氏的故里和遷布地區(qū)
以《老子》《莊子》《列子》為代表的老莊思想,把“道”作為世界的本源,或稱其為道家。處于春秋末期、戰(zhàn)國中期之道家所述的華胥國(實為氏族部落),為華夏(亦稱中華)民族尋到了最早的祖先,即始祖母(亦稱始母親)、始祖父(或稱始父親,那時的先民只知母,不知父,生活是很艱苦的),距今約10000至8000年。即一直是華胥氏、燧人氏為稱號的母系氏族公社或部落,相繼沿用“華胥”之號,延續(xù)了兩千年,并非他們夫婦活了兩千年。
1、華胥氏故里是多元的
魏晉時代人皇甫謐(215—282),早年喪父,由母親扶養(yǎng)并拜師求學(xué)。幼名靜,字士安,安定朝那(今甘肅平?jīng)鑫鞅保┤?。先拜坦席為師?xí)儒學(xué),中年患風(fēng)痺病后又研讀藥書,著藥書《甲乙經(jīng)》。之后,又相繼著《帝王世紀》《高士傳》《列女傳》《玄晏春秋》等。《帝王世紀》云:“太昊帝庖犧氏,風(fēng)姓也。燧人之世,有巨人跡出于雷澤,華胥以足履之,有娠,生伏羲于成紀,蛇身人首,有圣德?!惫弊⒁逗訄D》云:“大跡在雷澤,華胥履之而生伏犧?!崩诐捎卸嗵帲植嫉赜驈V,涉及到今山東、河南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四川及浙江等省,詳見《中華文明探源》。⑾
2、華胥氏故里在陜西藍田縣
在華胥故里多元說中,我們贊同在今陜西藍田縣華胥鎮(zhèn)之說。晉代王嘉《拾遺記》云:“春皇者,庖羲之別號,所都之國,有華胥之洲,神母游其上,有青虹 其母,久而方滅,即覺有妊,歷十二年,而生庖犧?!彼蚊羟蟆堕L安志》引后魏《風(fēng)土記》云:驪山“西有尊盧氏冢,次北有女媧氏谷,則知此地是三皇舊居之所?!彼未短藉居钣洝肪矶八{田縣”條曰:“藍田衛(wèi)三皇舊居,境內(nèi)有三皇故居?!痹樚祗J《類編長安志》引《三秦紀》云:“驪山(今西安市臨潼區(qū)與藍田縣之間)巔有三皇廟,不齋戒而往,即風(fēng)雨迷道”,“又呼人祖廟”。清代吳乘權(quán)《綱鑒易知錄》載:“太昊之母居于華胥之渚(今藍田縣華胥鎮(zhèn)),生帝(伏羲氏)于成紀(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)”?!蛾兾魍ㄖ尽份d:“三皇祠在藍田縣北三十里,祀華胥氏、伏羲氏、女媧氏。蓋伏羲氏、女媧氏皆華胥氏所出,故祀于故里。”《藍田縣志》載:“藍田縣內(nèi)有華胥陵,是稱三皇故居(陵在今華胥鎮(zhèn)北孟巖村)?!薄霸诰o靠村子西邊也是華胥溝,而越過華胥溝就是宋家村(舊稱宋家圪瘩)”,與“華胥渚(華胥之洲)十分吻合。當?shù)亓鱾髦环N傳說,此地即華胥懷孕后棲息之地”?!霸谒渭掖迥宪幸蛔艔R名為‘三皇廟’,曾經(jīng)有石碑刻文:‘古華胥伏羲肇娠也’等字樣。與《宋書·符瑞志》的記載相近?!毙ず2ǖ取秾じA胥》說:藍田縣“今華胥鎮(zhèn)紅河下游有媧氏村。而紅河在史書上被稱為女媧溝。白鹿原上李華村的原名就是女媧村?!?/span>⑿女媧為華胥氏所生,以其名稱呼溝或村,是合乎情理的。莊子描寫道德的最盛時代,從馬克思主義史學(xué)與我國19世紀20年代興起的新考古學(xué)看,大體可與母系氏族社會中期狀況相結(jié)合。氏族或部落長由“民主議事會”推選,沒有貴賤、高低之分,有福同享,有難同當。其首領(lǐng)代代相傳,均用一個號。
列子描繪的“華胥之國”,是在黃帝的夢里出現(xiàn)的,道家色彩更濃一些。這是因為在戰(zhàn)國中期后,因?qū)Α暗馈钡恼J識產(chǎn)生分歧,從而又形成了“黃老”學(xué)派,可以《管子》為代表。⒀道家思想“以其獨特的宇廟、社會和人生領(lǐng)悟思想,在中國哲學(xué)史上呈現(xiàn)出了不朽的價值與活力?!?/span>⒁因此,中華始祖母(或從文化角度稱母親)故里的在藍田,不僅使藍田的地位、知名度在海、內(nèi)外大為提高,而且為中國文明起源也找到了根尋到了魂。
3、華胥和燧人氏聯(lián)姻后又向渭水中上游遷徙
華胥氏成為氏族部落首領(lǐng)后,率部分族民沿渭水向西遷徙,擴大地域。宋代《太平御覽》引《遁甲開山圖》曰:“仇夷山,四絕孤立,太昊之治,伏羲生處?!薄缎⒔?jīng)·鉤命訣》云:“華胥履跡,怪生皇犧?!比A胥成年長大而被推舉為氏族部落首領(lǐng)后,沿渭水向西發(fā)展,途經(jīng)今甘肅華池縣,并在那里往了一段時間,且燧人氏當亦同往?!肚逡唤y(tǒng)志》卷201《平?jīng)龈尽份d:“華嶺山,在華亭縣東五十里,山多樺樹?!庇州d“華尖山,在華亭縣西北二里,縣居山之麓”??h旁有華亭川,隋朝曾在此設(shè)華亭縣。華亭川以北稱華陽,以南為姜水。這些以“華”字的稱謂地方,均在今甘肅平?jīng)鍪??!对涂たh志》云:“華池縣因縣西華池水為名。”華池水上游名,荔原川,一名清水河,南注入北洛水,隋朝在此置華池縣。今華池縣南為合水縣,縣城所在地名為華池鎮(zhèn)。華池縣西南慶陽市政府所在地一帶,有花坡、花村原、華樂鎮(zhèn)等。甘肅慶陽、平?jīng)龅貐^(qū)(今均為市)的這些以“華”或“花”的地方,何光岳考證:“華與花同,華胥氏當以花為圖騰而得名”,當“因華胥氏”或其“一支遷此”而得名。⒁華胥氏帶族人又遷于今甘肅秦安縣西北漢朝的顯親城。《河圖握矩起》載:“燧人之世,大跡出雷澤,華胥履之,而生伏羲于成紀?!薄对娋暋ず耢F》云:“大跡出雷澤,華胥履之,生伏羲?!薄兜弁跏兰o》云:“太昊帝庖犧氏,風(fēng)姓也,母曰華胥,燧人之世,有巨人跡出于雷澤,華胥以足履之,生伏羲,長于成紀,蛇身人首,有圣德?!薄度龎灐吩疲骸胺耸?,燧人子也,因風(fēng)而生,風(fēng)姓也。”《通志·三皇紀》引《春秋世譜》載:“華胥生男子為伏羲,女子為女媧。”成紀縣,西漢置,治所在今甘肅靜寧縣西南治平河西岸。北魏廢,北周復(fù)設(shè)。唐玄宗開元二十年(735),遷治所于今甘肅秦安縣西北漢代的顯親城。北宋時又遷治所于今甘肅天水市。這也就是今“伏羲和女媧”生地(故里)“三處”爭論的根據(jù)和理由。仔細分析,其實并不矛盾,是歷代治所或區(qū)劃所致。從考古材料分析,20世紀百項考古大發(fā)現(xiàn)之一的大地灣遺址,位于甘肅省秦安縣五營鄉(xiāng)境內(nèi)的清水河谷及南岸山坡上,總面積110平方米。截止目前,共揭露面積達到13700平方米,清理房240座,灰坑和窯穴342個,墓葬、窯址38座,壕溝6條,出土文物8000余件。其中第一階段(8000—7300年)的早期,約相當于華胥時代的早期。便又帶領(lǐng)部分族人返回故里。
4、東返與定居華胥之渚后形成的華之稱
華胥氏帶領(lǐng)部分族人東返故里(今陜西藍田縣華胥鎮(zhèn))的路線,很難詳細描述。大體說當是從甘肅天水沿今清水縣,陜西隴縣、寶雞、咸陽等地。華胥或其襲號的部落不斷繁衍、生息及遷徙,形成黃河流域及江南一帶,都有不少以“華”相稱的地方?!吨袊拿髌鹪葱绿健罚瑢⑵錃w為“以關(guān)中、晉南、豫西為中心的中原”區(qū)系。說其“大致西起甘肅東部,東至河南中部的鄭州,中間穿過陜西關(guān)中(渭河盆地)?!?/span>⒂從八千多年前大地灣一期出土的碳化黍可知,華胥為首領(lǐng)的母系氏族公社或部落先民,已會種植黍,即現(xiàn)出了原始農(nóng)業(yè),比以狩獵、捕魚業(yè)為生前進了一大步。陜西寶雞8000年前的關(guān)桃園遺址、7000多年前的北首嶺遺址,渭南地區(qū)的老官臺等7000多年前的前仰韶文化遺址,大體可與傳說10多代華胥(氏族或部落首代代襲一個號)部落相比附。華胥氏帶部分族民東返,又形成華陽、華山(又名太華山,旁邊有少華山)等,均因華胥(族人)從成紀返回故鄉(xiāng)的路經(jīng)或宿地而得名。《炎黃源流史》綜述:“華山乃因華胥氏遷此而得名。漢于華山之北置華陰縣(今為市),今縣城南有掌華山,華山南有華陽鄉(xiāng)。華縣(今華州市)西有臨潼華清池,旁有華清宮。華縣北鄰大荔縣的東北,有華原。華山之南為商州(今為商洛市),也稱華陽”。胡渭《禹貢錐指》曰:“華陽,今商州之地也?!渡胶=?jīng)》有陽華之山,即華陽。秦宣太后弟羋封華陽郡,昭王立太子愛姬為華陽夫人,皆此地。其地有華陽川,即古陽華藪,蓋藪因此得名,山、藪并在華山之陽,正禹貢之華陽也?!?/span>⒃這些以“華”相稱的原因比較復(fù)雜,年代也早晚不一,還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。但是,以人名或族名由來而論,應(yīng)是始于“華胥氏”之“華”。甚至東南亞以“華”相稱的地方,也是如此??傊?,追根溯源,以“華”而稱者,大都與“華胥氏”名稱有關(guān),不多敘。
三、始祖母華胥氏的貢獻和影響
華胥氏是8000多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或部落首領(lǐng),也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母。她的事跡雖然記載很少,但我們結(jié)合考古材料,也能找到其一些事跡和重要貢獻。
1、華胥氏是華夏之稱的創(chuàng)始人
關(guān)于“華夏”之稱,《辭?!丰專骸肮糯鷿h族自稱華夏,我國因稱中華,省稱華,如華僑、華北”。又釋:“古代漢族的自稱,亦作‘諸夏’。‘華’意為‘榮’(《說文·華部》),‘夏’意為‘中國之人’(《說文·又部》,‘中國’是中原的意思。古人常以‘夏’和‘蠻夷’或‘裔’對稱,《書·堯典》:‘蠻夷猾夏?!嵭ⅲ骸模致灾袊病ā妒酚洝の宓郾炯o》集解引)。古人又常以‘華’和‘夷’對稱”。又云:“華夏連稱出現(xiàn)較遲,何晏《景福殿賦》:‘總神靈之祐,集華夏至歡’?!薄秴嗡济阕x史札記·華胥氏》云:“華胥之名,當有所本,疑即《莊子·馬蹄篇》之赫胥氏也。下文言姑射山,亦即《逍遙 游篇》之藐姑射山,其證?!蓖醌I唐云:“《莊子》書中又有赫胥氏,注者謂炎帝。赫華紐音俱通,赫胥即華胥。華胥為東方伏羲之舊族,散居泗水一帶。泗水、曲阜接壤,并在一方。族之所居,亦以華胥為號。神農(nóng)即居大庭,附近之華胥,并在區(qū)宇,就近徙居,本無定所。后人更以所居之華庭呼為華胥,易字為赫胥,更無不合?!?/span>⒄即赫胥氏、華胥氏為一人。章大炎《太炎文錄·別錄》云:“華夏一名由華山、夏水二名而來”。改革開放以后,在各學(xué)科不斷創(chuàng)新下,有的學(xué)者又認為華胥之華“同花,含有美好、光彩、聲色、風(fēng)采等義” ⒅。 “華胥氏是太伏羲氏之母,也是華夏——漢族的祖先,她處于原始社會中的母系氏族社會末期”,“華夏族之得名,乃由華胥氏及其嫡裔夏人所構(gòu)成,歷來對夏人研究得很多,并公認夏乃華夏人和其嫡裔漢人的祖先,卻很少對華夏族的始祖母華胥氏進行研究,必須認識到,首先有華胥氏,然后才有夏人?!?/span>⒆周“滅商后,炎黃族系與東夷族系大多在中原地區(qū)融合,仍以炎黃固有的華夏為主稱,稱為華夏族。以后發(fā)展成為漢族,故漢族自稱華族、華人,意為高雅、優(yōu)秀、美好的民族”。⒇
2、植物和鳥類以中華而名者與華胥氏名字有一定關(guān)系
華夏之“華”以華胥氏之“華”(花)有著直接關(guān)系,前已述。從古至今,在以“中華”相稱的植物,無疑與華(花)胥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(lián)系。祁云枝說:“草木王國里,有很多名字中帶有‘中華’二字的植物,聽起來親切,細究起來獨特,它們大部分原產(chǎn)中國或是中國特有種,所以才有幸冠以‘中華’之名。如中華猴桃(留洋海外)、中華水韭(植物界的大 熊貓)、中華結(jié)縷草、中華桫 欏(植物活化石)、中華秋海棠、中華青英葉”等。⒇這些天下名花,以“中華桫 欏”的歷史最為悠久,距今已3億多年??赡苋A胥氏之“華”(花)的得名,受到了此花影響。其它花的得名,因多大都晚于華胥時代,故可以說是從“華胥”或其部落的圖騰崇拜“花”而名。無獨有偶,“鳥類中有‘中華’的也很多,部分英文名以單詞開頭。即便不是中國特有種,也大多生活在中國,秦嶺也有分布”。主要有“中華鷦鷯、中華短翅蔦、中華仙鹟、中華攀雀、畫眉(英譯稱中華畫眉)、中華擬啄木鳥”等。(21)
3、從年代和學(xué)術(shù)研究論華胥氏應(yīng)是始祖母
華胥氏是各類文獻中記載最早的祖先,也是有名字、有事跡的首位氏族或部落的首領(lǐng),故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母。華夏、華人之名,也均以華胥氏的稱號而得?!抖菁组_山圖》《易系辭傳》疏等引的10余代,均系華胥、燧人氏之“子”伏羲氏和女媧氏的子孫,足以證明華胥氏是中華民族惟一的始祖母。盡管今日的55個少數(shù)民族形成史有早有晚,但追根問祖,皆與漢族一樣,始祖母均為華胥氏的后裔。
4、從文化和旅游事業(yè)談母親節(jié)
自從20世紀末由湖南省社會科學(xué)院“炎黃文化研究所”所長何光岳、河南省社會科學(xué)院“考古研究所”所長馬世之等引薦,擔任“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”副會長(他們二人亦副會長,近年已去世)后,便由從“炎黃”的研究上推到了“華胥氏”,且均尊華胥氏是中華民族“始祖母”。被尊奉為中華民族“母親”者,一般認為是伏羲氏之妻、“摶土造人”的女媧氏,又被民間世代流傳或敬奉為“生育神”或“送子娘娘”。
“三皇”的繼承者是“五帝”,黃帝則又列于“五帝”之首,也是我國父系氏族社會的首位代表人物,更是統(tǒng)一天下,建立“華夏”一統(tǒng)的“首帝”,被尊奉為“五千多年”中華文明史的肇始人。他的元妃嫘祖,以發(fā)明養(yǎng)蠶、繅絲、制衣,使先民不受風(fēng)寒等,被先民尊奉為“母親”。近些年,已有幾處(如四川鹽城等)從發(fā)展旅游經(jīng)濟而舉辦“母親節(jié)”的。
自從習(xí) 近平總書記提出“一帶一路”的宏偉目標后,各地凡有養(yǎng)蠶、絲織業(yè)者,大都又將“蠶神”嫘祖敬奉為“絲綢之祖”,如陜西石泉縣、甘肅成縣及河南睢縣等。
西安市藍田縣是華胥氏的故里和陵墓之地,西安市華胥文化研究會決定舉辦“母親節(jié)”,以宣揚華胥文化,進一步促進經(jīng)濟大發(fā)展,早日實現(xiàn)小康社會。我表示熱烈贊成和擁護!但從學(xué)術(shù)研究和觀點而論,我們?nèi)詧猿趾唾澇伞叭A胥是中華始祖母”的觀點。
綜上所述,中華始祖母華胥氏的故里和陵墓,均在世界聞名之“藍田人”、“上陳人”的故地藍田縣,地位之高,影響之大,令人驚嘆!西安市華胥文化研究會,在縣委、縣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,由陜西華胥文化發(fā)展有限公司投資,將在全國人民學(xué)習(xí),貫徹十三屆“人大”、“政協(xié)”二次會議精神,響應(yīng)省委、省政府“追趕超越”,全 面推進“小康社會”建設(shè)的奮進形勢下,定于4月6日隆重舉辦“華胥夢與中國夢高峰論壇”。此舉不僅對“公司”聲望的遠播和事業(yè)的快速發(fā)展,進一步得到學(xué)術(shù)支撐和縣、市及社會各界的重視和支持起到了促進作用,而且也是將原始社會的“華胥夢”與當代“中國夢”相結(jié)合的一次理論性探討和嘗試。對參加論壇的專家學(xué)者說,更是為陜西華胥文化發(fā)展有限公司、藍田縣人民,乃至海內(nèi)外華人“立德立言”的踐行之舉。習(xí) 近平主席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(xié)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藝界、社科界委員時強調(diào),哲學(xué)社會科學(xué)工作者要多到實地調(diào)查研究,了解百姓生活狀況,把握群眾思想脈博,著眼群眾需要解疑釋惑,闡明道理,把學(xué)問寫進群眾心坎里。古人做學(xué)問,特別注重‘經(jīng)世致用’。今天的哲學(xué)社會科學(xué)研究,更要強調(diào)‘管用’,做人民需要的學(xué)問。做人民需要的學(xué)問,就得走出書齋,走進實踐,為人民“立德立言”。(22)習(xí) 近平主席又語重心長地鼓勵文藝、社會科學(xué)界人士,“要堅定文化自信、把握時代脈博,聆聽時代聲音,堅持與時代同步伐,以人民為中心,以精品奉現(xiàn)人民,用明德引 領(lǐng)風(fēng)尚”。(22)我們衷心祝賀“論壇”取得圓滿成功;藍田縣在全省“追趕超越”中早日建成小康社會;陜西華胥文化發(fā)展有限公司早日進入國家先進企業(yè)之列;將以“華胥氏”為代表的“中華母親節(jié)”舉辦成功??偠灾?,在習(xí) 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特色思想指引下,認真學(xué)習(xí)“人大”、“政協(xié)”兩會文件,領(lǐng)會精神實質(zhì),大力弘揚華胥文化,為早日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的偉大復(fù)興夢而不懈奮斗!
2019年3月20日
【注釋】
①習(xí) 近平:《在山東考察時的講話》(2013年11月26日摘要;摘自:新華社濟南11月28日電),陜西省文物局編:《學(xué)習(xí)習(xí) 近平總書記有關(guān)歷史文物保護工作重要論述》(內(nèi)部學(xué)習(xí)材料),2015年3月第39頁。
②習(xí) 近平:《在參觀<復(fù)興之路>展覽時的講話》(2012年11月29日摘錄,摘自新華網(wǎng)北京11月29日電),同注①,第4頁。
③習(xí) 近平:《在巴黎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》(2014年3月27日摘錄;摘自新華網(wǎng)巴黎3月27日電),同注①,第22頁。
④習(xí) 近平:《在陜西視察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》(根據(jù)有關(guān)新聞稿和匯報稿整理),同注①,第36頁。
⑤張瀟(記者):《藍田上陳遺址相關(guān)項目入選“中國科學(xué)十大進展”》《西安晚報》,2019年3月2日第3版,總標題是:2018年度“中國科學(xué)十大進展”揭曉,藍田上陳遺址相關(guān)項目入選,將人類生活在黃土高原的歷史推前至距今212萬年。
⑥肖偉光:《做人民需要的學(xué)問》,《人民日報》,2019年3月8日,第7版。
⑦王飛鴻等主編:《中國文明簡史》,長春:吉林大學(xué)出版社,2013年第1版,第326頁。
⑧卿希泰、唐大潮:《道教史》,南京,江蘇人民出版社,2006年9月第1版,第1頁《引言》。
⑨⑩莊周著、陳濤編著:《莊子》,昆明:云南人民出版社,2011年第1版,2013年第2次印刷,第115、109頁。
⑾楊東晨:《中華文明探源》,西安:陜西新華出版?zhèn)髅郊瘓F 三秦出版社,2017年6月第1版,第81—85頁。
⑿肖海波、許麗娜:《尋根華胥》,《西安晚報》,2006年2月17日第9版。
⒀⒁何光岳:《炎黃源流史》,南昌:江西教育出版社,1992年4月第1版,第8、8頁。
⒂蘇秉琦:《中國文明起源新探》,北京:生活·讀書·新知三聯(lián)書店,1999年6月,北京第1版,第63頁。
⒃何光岳:《炎黃源流史》,第17頁。
⒄王獻唐:《炎黃氏族文化考》,濟南:齊魯書社,1985年7月第1版,第417、418頁。
⒅⒆何光岳:《炎黃源流史》,第1、11—12頁。
⒇祁云枝:《中華之名的它們》,《華商報》,2019年3月5日,A08《華商·它世界》。
(21)寧峰:《中華之名的它們·鳥類篇》、《華商報》,2019年3月19日,A08《華商·它世界》。
(22)肖偉光:《做人民需要的學(xué)問》,《人民日報》,2019年3月8日第7版,理論。
【作者簡介】
楊東晨,1941年4月15日生,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人,九三學(xué)社成員。陜西歷史博物館研究館員(原圖書資料室副主任),陜西省人民政府參事室(省文史研究館)研究員、原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、甘肅省軒轅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等。主要從事先秦、秦漢史及其文物考古研究。
楊瑾妃,女,1993年7月生,西安市人,澳門大學(xué)在讀研究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