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1日上午,甲辰(2024)年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陜西藍田華胥陵廣場盛大禮成。同期舉行的還有山西永濟分會場和山東鄄城分會場,并通過“網絡”云端與主會場進行了連線。
本屆恭祭大典以“尋根華胥 振興中華”為主題。由陜西省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、陜西節(jié)慶文化促進會、陜西藍田華胥文化研究會、秦嶺祖脈源(陜西)文化發(fā)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。陜西廣播電視臺陜西2套新媒體矩陣進行了現場直播,央視網、新華網、人民日報、澳門政法報、鳳凰網、西部網、網易、新浪新聞等全國百家媒體關注報道。
上午7時 華胥陵前
藍田華胥文化研究會代表在副會長楊兆年的帶領下至華胥陵前上香。
上午8時 簽到處
簽到處人頭攢動,來自海內外社會各界的華人代表500余人陸續(xù)來到簽到處,簽到、領取佩巾參祭證,并排列方陣。一些參祭代表帶來了為大典精心準備的禮物。
上圖為:山西永濟分會場組委會贈送的“鳳凰來儀”面塑
上圖為:藍田縣地名辦專家趙志孝贈送的《玉山灞水孕中華》大型畫卷
上圖為:中國飯店協會青年名廚委常務副主席馬鵬海、書法家陳立鋒贈送的《華胥由來》書法長卷
上圖為:中華胥氏春秋文化叢書編輯委員會、胥洪俠主編贈送的《中華胥氏春秋文化叢書》
上午8時 祭祀廣場
現場一切就緒,陽光燦爛,春和景明。主持人、禮儀、演員、鑼鼓隊、志愿者、工作人員各就各位。守陵兒女鑼鼓隊鑼鼓喧天迎接海內外中華兒女回家祭祖。
上午9時10分 參祭代表方陣入場
由組委會遴選的56名主祭代表與社會各界代表組成10個方陣,共計500余人,集合完畢,排列整齊,在八龍八鳳幡旗儀仗隊引 領下,來到祭祀廣場。
上午9時20分 演播室
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,河南省社科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原所長張新斌(下圖中)、西安市文史館研究員,陜西節(jié)慶文化促進會會長閻建濱(下圖右)做客演播室,與陜西廣播電視臺主持人袁博(下圖左)一起為網友介紹華胥文化,解讀華胥陵祭祀禮俗。
張新斌:華胥氏是氏族部落時期杰出的女首領,是伏羲和女媧的母親,這兩重身份決定了華胥氏在中華人文始祖群體中的至高地位。
閻建濱:祭祖的意義在于感恩、激勵、文化認同。
上午9時50分 祭祀大典正式開始
大典由陜西廣播電視臺知名主持人楊芳(上圖右)、大民(上圖左)主持
1 第一項 擊鼓鳴鐘
上午9時50分,代表著34個省、自治區(qū)、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(qū)、臺灣地區(qū)共祭中華始祖母的34嗵鼓聲,和象征著九九歸一、中華統(tǒng)一的9響鳴鐘,準時在華胥陵廣場上空響起。鼓聲雄渾、鐘鳴悠遠。甲辰年恭祭華胥氏大典正式開始。
2 第二項 靜默肅立 緬懷始祖
3 第三項 朗誦《華胥頌》
“圣哉華胥,沖乎乃圣。道映重華,德輝炎黃……”,一吟一誦,銘記了始祖華胥氏的偉大功績,表達了中華兒女的崇敬禮贊。
領誦:張全(上圖左)、吳靜(上圖右)
表演單位:長安詩韻朗誦藝術中心
4 第四項 主祭人上香
主祭單位代表朱智生、關曦和、柴旺,代表全球中華兒女,分別點燃三柱高香,敬祭始祖。除了華胥氏以外,伏羲、女媧、炎帝、黃帝、蚩尤均以牌位作為配祭。六祖共祭,是對遠古先祖?zhèn)冮_拓中華文明歷史偉大功績的由衷緬懷,是中華各民族一脈相承的歷史見證。
上圖中:藍田華胥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,西安市政府原副市長,西安市慈善會會長朱智生
上圖右:藍田華胥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,陜西華胥九州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關曦和
上圖左:陜西旺東欣實業(yè)有限公司董事長柴旺5 第五項 九獻禮
5 第五項 九獻禮
禮祭“九獻禮”環(huán)節(jié),由組委會遴選出的9名主祭和38名從祭,分別代表社會各界以玄酒、花蒂、毛血、大羹、絲帛、進熟、汎酒、胙肉和玉璧敬獻。陜西大雅禮樂文化促進會會長潘浩擔任禮祭環(huán)節(jié)通贊官。主祭代表首先完成盥洗禮、接敬禮,然后在引贊的引 領下至祭案前,恭敬的將祭品敬獻給偉大的始祖母華胥氏。禮祭過程莊嚴而隆重。
一獻玄酒。玄酒凈水也,本屆大典選用秦嶺祖脈源山泉水作為凈水。水乃生命之源,萬物生長之本,以玄酒首獻,感恩始祖賜予我們生命,寓意中華民族祖脈淵遠,生生不息。
主祭:最高人民檢察院原常務副檢察長張耕(上圖右二)
從祭:
陜西省政協原副主席田源(上圖右一)
央視農業(yè)頻道原黨委書記、主任,中央和國家機關行業(yè)協會商會第四聯合黨委書記趙澤琨(上圖中)
西安市人大原副主任韓寶生(上圖左二)
西安市政協原副主席王俊仁(上圖左一)
二獻花蒂。花蒂是以中國傳統(tǒng)的母親花—萱草作為主要材料,襯以華胥陵周邊生長的野花精心設計而成。花代表著生命,成長、成熟,是華胥氏部落的圖騰崇拜,亞獻花蒂,反映出中華兒女對偉大母親的贊美和感激之情。
主祭:陜西省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會長景鋒英(上圖中)
從祭:
藍田縣烹飪餐飲旅游行業(yè)商會會長段均彥(上圖右一)
藍田華胥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周選盟(上圖右二)
陜西省文化產業(yè)促進會會長黃民主(上圖左二)
陜西省各界書畫院副秘書長,西安金領書畫院院長陳百忍(上圖左一)
三獻毛血。古代,宗廟大祭時,常以毛血并薦。血代表的是生命,是傳承,中華兒女同根同源,血脈相連,感恩華胥始祖,為中華兒女傳承了自強不息,淳樸和諧的優(yōu)秀血脈基因,并得以傳承繁衍。
主祭:藍田華胥文化研究會執(zhí)行會長陳正奇(上圖右一)
從祭:
運城市三晉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張培蓮(上圖右二)
河南省登封市華胥文化研究會會長劉景海(上圖右三)
山東省伏羲堯舜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周方林(上圖右四)
天水市伏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張建林(上圖左三)
中國女媧文化研究會會長康俠(上圖左二)
陜西省軒轅黃帝研究會副會長蘇峰(上圖左一)
四獻大羹。大羹由灞河流域的野生魚煮制而成。華胥氏部落主要活動在灞河流域,以農耕漁獵為生,并由此開創(chuàng)了我國的農耕漁獵文明,敬獻大羹,以此銘記始祖華胥初創(chuàng)中華文明之功績。
主祭:中國城市戰(zhàn)略研究中心主任丁曉宇(上圖中)
從祭:
民俗專家,西安市社科院研究員趙宇共(上圖右二)
陜西師范大學教授,國際漢學院原院長張建成(上圖左二)
二炮工程大學教授,正軍級、少將韓懷仁(上圖右一)
陜西省職工作家協會主席周養(yǎng)?。ㄉ蠄D左一)
五獻絲帛。絲帛代表了服飾,服飾是人類走向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。敬獻絲帛是感恩始祖華胥帶領我們從蠻荒走向文明,并懂得規(guī)矩和秩序。希望中華兒女能夠和諧共融,共享文明,有序發(fā)展。
主祭:香港長江基建集團、南洋商業(yè)銀行獨立非執(zhí)行董事,太平紳士藍鴻震
從祭:
北京臺資企業(yè)協會婦女聯誼會會長邱梅香(上圖右一)
陜西省僑聯一級調研員張國露(上圖右二)
省僑聯海外委員,澳大利亞大西北總商會會長王南風(上圖左二)
省僑聯海外委員,加拿大大西北總商會副會長朱秋旭(上圖左一)
六獻汎酒。汎酒即白酒,在古代酒被視為神圣之物,酒的使用更是莊嚴之事,古代酒只能用在祭祀天地供奉宗廟重要場合。《尚書·酒詰》中說,酒原本是為祭祀而釀造的,有“酒可通神”之說。今年的主祭酒由西安華胥緣商貿有限公司特別定制“華胥情”酒。祭酒裝在黑色壇子中,再分別倒入三個杯子,代表了敬天、敬地、敬祖。
主祭: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文化和旅游產業(yè)發(fā)展中心主任裴歆悅
從祭:
中國核工業(yè)集團原副總經濟師,中國核工業(yè)教育學會理事長王安民(上圖右一)
秦商總會副會長,江蘇省陜西商會會長,陜西富瑞宏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黎明(上圖右二)
陜西省烹飪餐飲業(yè)協會會長杜西鋒(上圖左二)
秦嶺祖脈源(陜西)文化發(fā)展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蔡小寧(上圖左一)
七獻進熟。進熟,亦稱饋食,指祭祀時進熟食,傳統(tǒng)的有花饃、黏飯等,華胥陵九獻中增加了水果、五谷,泛指一切食物。以一切美好的食物敬獻,表達了子孫后代生活美滿富足,同時祈愿始祖庇佑今年五谷豐登,瓜果飄香。
主祭:陜西省教育廳原副廳長屈應超(上圖中)
從祭:
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,中國農業(yè)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樊志民(上圖右二)
中國少數民族體育協會龍舟委員會副會長任春雷(上圖右一)
制片人、導演田沛忻(上圖左二)
西安市古琴協會副會長李彥輝(上圖左一)
八獻胙肉。《禮記·禮運》稱:“夫禮之初,始諸飲食。”意思是說,祭禮起源于向神靈奉獻食物,在諸多食物中,又以肉食為最。在古代,胙肉也有“福肉”之說,祭祀完的胙肉通常會分食,代表賜福。
主祭:藍田縣原駐京辦主任,藍田華胥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楊兆年
從祭:
藍田縣玉商會會長楊博(上圖右一)
藍田縣王維四呂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效東(上圖右二)
華胥鎮(zhèn)孟巖村黨總支書記、主任穆紅昌(上圖左二)
藍田華胥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白玉穩(wěn)(上圖左一)
九獻玉璧。璧是我國古代最隆重的禮器,周禮:“以蒼璧禮天”。玉璧是我國傳統(tǒng)的玉禮器之一,也是“六瑞”之一,寓意著吉祥,象征著仁德。以玉璧敬獻,表達對始祖母華胥氏的崇敬之情,并以此和祖先對話,祈求福壽,祈賜光明前程。
主祭:國際道教協會創(chuàng)始人,太乙祖庭青華宮住持黃世真道長
從祭:
陜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,西安西五臺云居寺住持吉祥法師(上圖右二)
中國老子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,河北省傳統(tǒng)文化研究會會長劉光啟(上圖右一)
陜西省穆氏宗親會會長,陜西省三秦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穆保民(上圖左二)
善德國醫(yī)創(chuàng)始人,陜西省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高級顧問趙東(上圖左一)
6 第六項 祭祀禮樂
渾厚的禮樂聲中,20名舞者手持雉翟緩緩起舞,大典氣氛提升至無比的莊重與神圣。
表演單位:朗軒致意文化
7 第七項 恭讀祭文
樂舞畢,藍田縣政協原主席白安選代表海內外華人面向華胥陵碑恭讀祭文。
8 第八項 三鞠躬禮
9 第九項 祈福大使敬獻花籃
祈福環(huán)節(jié),組委會在全球遴選的9名祈福大使,依次向華胥氏敬獻花籃,祈福中華民族生生不息,祈福偉大祖國國泰民安,祈福中華兒女和諧幸福。
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原副書記,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會長陳存根敬獻花籃
秦商總會黨委書記、執(zhí)行會長劉阿津敬獻花籃
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宋亞平敬獻花籃
中國著名創(chuàng)新戰(zhàn)略策劃家寧懷遠敬獻花籃
中華母親講堂發(fā)起人劉冰敬獻花籃
導演、藝術家、影視出品人陳亞蓮敬獻花籃
民俗專家,陜西師范大學教授傅功振敬獻花籃
秦嶺祖脈源(陜西)文化發(fā)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旭霞敬獻花籃
北京華斯美投資公司董事長宋英敬獻花籃
連線分會場
山西分會場的“五祭”莊重神圣,全國各地華胥后裔從各自的家鄉(xiāng)帶來了芬芳的泥土和甘甜的泉水,匯聚到一起,表達恭敬緬懷之情。
山西分會場:“五祭”之匯土
山東分會場的華胥文化遺存、省級非遺項目——擔經的表演精彩紛呈,20多名女性代表身著彩服,肩挑擔經,邊舞邊唱,歌頌華胥功德,傳承中華美德。
山東分會場:擔經告祭
宣讀《中華母親節(jié)》倡議書
藍田華胥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關曦和代表主辦方宣讀《中華母親節(jié)》倡議書。最后前來尋根祭祖的海內外華人同時在萬人簽名墻上簽名,倡議將華胥氏紀念日農歷三月初三設立為“中華母親節(jié)”。
方陣獻花
最后,十個方陣的參祭代表依次向華胥氏敬獻鮮花,致敬始祖,共同展望美好未來。
此外,本屆恭祭大典還特別邀請了來自文學、書畫、攝影、自媒體領域的代表,現場采風,記錄、創(chuàng)作,尋根華胥文化,講述中國故事,共同開始“華胥拾光”。
隨著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不斷深化,華胥氏作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母,已成為社會普遍共識。因此恭祭華胥氏對于今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,凝聚中華兒女共同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強國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。
文:張小君
圖:仵曉中、孟憲軍、張江、王振龍
組織機構:
主辦單位:
陜西省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
陜西節(jié)慶文化促進會
陜西藍田華胥文化研究會
秦嶺祖脈源(陜西)文化發(fā)展有限公司
承辦單位:
陜西華胥文化發(fā)展有限公司
陜西華胥九州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
協辦單位:
陜西省僑聯信息聯絡部
西安市慈善會
藍田縣僑聯
秦商總會
陜西大雅禮樂文化促進會
陜西省公共關系協會
西安市孔子學會
藍田縣玉商會
藍田縣烹飪餐飲旅游行業(yè)商會
主創(chuàng)團隊:
顧 問:朱智生
總策劃:李 奇
副總策劃:柴 旺 楊兆年 張小君
現場指揮:張小君 穆紅昌
現場總導演:惠瑛
媒體總負責:李金鋒
禮儀總負責:潘浩
特別鳴謝:
勞特斯辰影視傳媒(北京)有限責任公司
藍田縣茂盛置業(yè)有限公司
西安華胥緣商貿有限公司
華胥鎮(zhèn)孟巖村村民委員會
藍田藍天救援隊
西安市慈善會
蘭臺口述歷史中心
長安詩韻朗誦藝術中心
西安朗軒致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
西安金領書畫院
媒體報道:
央視網:2024甲辰年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陜西藍田舉行
新華網:2024甲辰年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陜西藍田舉行-新華網客戶端
人民日報:2024甲辰年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陜西藍田舉行
西部網:2024甲辰年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陜西藍田舉行
鳳凰網:2024甲辰年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陜西藍田舉行
澳門政法報:全球華人聚陜西恭祭華胥氏 萬眾簽名倡議“中華母親節(jié)”
網易新聞:2024甲辰年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陜西藍田舉行
新浪新聞:2024甲辰年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陜西藍田舉行